体重管理年,中医助你健康减重

2025.03.25 众康体检中心 446次浏览

返回列表
俗语有云
“胖一分,病缠身”
肥胖症是多种病症的“导火索”
《黄帝内经》指出
“肥贵人,则膏粱之疾也”
中医认为
肥胖多与脾失健运、痰湿壅滞有关
脾虚为本,水谷精微失于输布,酿成痰湿
痰湿为标,阻滞中焦气机
瘀滞聚积而致肥胖
中医体重管理遵循整体观念
调阴阳、运气血、强脏腑
实现科学减重

中医体重管理三大法宝
饮食调养
中医秉持“辨证论治”理念,通过体质辨识,针对不同证型,精准剖析肥胖根源,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。
01
茯苓山药粥
取茯苓15g、山药30g、大米50g,煮粥食用。可健脾益气、利水消肿、改善便溏,适用于舌胖齿痕、肌肉松软、脾虚湿阻的患者。
02
山楂荷叶茶
焦山楂10g、荷叶5g,泡茶饮用。可清热利湿、消食导滞、降脂化浊,适用于舌红苔黄腻、口苦口臭、胃肠湿热的患者。
03
玫瑰花佛手茶
取玫瑰花5g、佛手片5g,泡茶饮用。可疏肝解郁、活血消脂、平心顺气,适用于舌暗紫斑、急躁易怒、肝郁气滞的患者。
04
山药芡实粥
取山药片、芡实各15g,干姜10g、大米50g,煮粥服用。可温补阳气、固摄下焦、利水消肿,适用于舌淡苔白滑、畏寒肢冷、脾肾阳虚的患者。

 

起居调摄
中医强调顺应四时变化适时调整起居,昼夜节律紊乱,易导致体内代谢异常,引发肥胖。
01
早睡早起,调代谢活气血
中医认为“人卧血归肝”,早睡可助肝胆排毒代谢,减少脂质堆积。晨起双手握拳沿腰侧带脉轻拍100次,可疏通气血,消除腹部赘肉。
02
避免伤阳,护代谢调节律
久坐生湿、过劳耗气,建议每1小时起身拉伸;睡前禁食宵夜,避免痰湿瘀滞。虚寒体质睡前可用艾叶和桂枝煮水泡脚,温经散寒。
03
调节情志,防郁肥疏肝气
焦虑肝郁易扰乱代谢,晨起按揉太冲穴或拍打腋下极泉穴,可疏肝解郁,减少情绪性进食。
运动保健
中医提倡“动静结合”,助气血运行和脂肪消耗。痰湿体质可适当增加高强度间歇动作,配合按揉足三里固护脾胃。
01
晨起升阳,疏通经络
动能升阳,晨间宜练八段锦或快走15分钟,激发阳气,推动气血运行。虚寒体质可重点拍打大腿外侧胆经,助排浊祛湿。
02
午后健脾,化湿消脂
脾主运化,午后练习摩腹功:双手交叠顺时针揉腹100圈,配合深蹲20次,健脾祛湿,改善痰湿型肥胖。
03
傍晚柔筋,调和肝气
肝主筋,傍晚做侧弓步压腿拉伸胆经、肝经,或练习五禽戏“虎式”,可疏泻肝火,缓解眼干胁痛。
  • 超大规模

    占地二十余亩,经营服务面积10000余平米

  • 团队优势

    为更好服务于每一个客户,中心构建专业资深运营服务团队和医护服务团队

  • 专业保证

    环境布局建立科学、合理、高效的健康管理标准化系统流程。

  • 服务优势

    以客户为中心,拥有专业的医师、国际先进设备、高质量的服务,7大服务范畴

关注微信号

咨询电话

17718192297

在线咨询

网站首页 体检套餐 咨询电话 报告查询